打造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路线图”公布!证监会发文明确25项重点举措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四个多月之后,打造一流投行、一流投资机构的“路线图”发布。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 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这一重磅文件,不仅明确了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路线图,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意见》从7大方面提出了25项重点举措,包括校正行业机构定位、夯实合规风控基础、优化行业发展生态、促进行业功能发挥、全面强化监管执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抓好监管队伍建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五个支柱”,其一就是“更优质的专业服务”。同时,他也强调“两强两严”,严管问题机构。业内预计,未来投行和投资机构必须突出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定位,切实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同时行业机构也面临更加全面、从严的监管态势,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场“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等主责主业将进一步强化。目标明确,5年形成10家优质头部机构去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要求,引发市场各方广泛讨论。证监会多次发声,将支持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部分券商也已将打造一流投行作为公司战略发展重点。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打造一流投行、一流机构,有助于行业机构聚焦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加强业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升自身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效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就如何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意见》分“三步走”,明确建设目标。具体包括:第一步,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教科书式”的监管模式和行业标准,行业机构定位得到校正、功能发挥更加有效、经营理念更加稳健、发展模式更加集约、公司治理更加健全、合规风控更加自觉、行业生态持续优化,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第二步,到2035年,机构监管体系完备有效,行业机构治理水平全面提高,行业机构作为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场“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的功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力争在战略能力、专业水平、公司治理、合规风控、人才队伍、行业文化等方面居于国际前列。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形成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全球领先的现代化证券基金行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校正定位偏差,发挥五大功能证券服务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方,监管多次强调要引导相关机构回归本源。吴清提出,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投资管理机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评估评级机构等,都要进一步回归本源,勤勉尽责,把功能性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准,为市场把好关,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意见》明确行业机构要树立正确经营理念、校正定位偏差,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功能型、集约型、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适度拓宽优质机构资本空间,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同时,行业机构要发挥五大功能: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功能,价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功能,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的功能,助力市场高水平开放的功能。此外,行业机构要加强项目甄别、估值定价、保荐承销、投资研究、风险管理、产品服务等核心能力建设,专注主业、优化供给、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形成适合各类投资者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落实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布局。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证监会首次系统提出证券基金机构的功能作用,体现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的要求,也体现了保护和服务投资者的初心本源,反映了当前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全面提升重点业务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此次发布的相关举措突出了强监管和防风险两大主题,包括从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监管能力、执法力度等方面全面着手,提升监管有效性。另外,落实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原则,建立全覆盖风险监测体系。”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具体来看,一是全面深化监管理念。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突出“扶优限劣”。围绕“五大监管”要求,加大对重点领域监管力度。二是健全监管制度体系。针对监管短板,以案为鉴,举一反三,远近结合,加快完善规则制度,形成系统权威、简明清晰、实用有效的基础制度体系。三是提升监管能力手段。全面提升对投行、资管、场外衍生品等重点业务的监管,加强看穿式监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各方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强化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四是加大执法处罚力度。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从严把好准入关,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违规减持、违规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意见》特别提到“全面提升对场外衍生品等重点业务的监管,加强对底层资产、资金流向、杠杆水平的看穿式监管,根据市场情况加大对融资融券等业务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强调要“压实证券公司交易管理职责,提升不同类型投资者交易公平性,维护正常交易秩序。”这体现了吴清主席在此前记者会上提到的“监管者要特别关注公平问题,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原则”“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中心任务,这也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证券公司不仅要规范自身交易行为,还要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和交易目的的穿透式管理,要在维护市场公平性方面发挥应尽的职责,这些新举措对证券公司的经营理念、内控管理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述业内人士说。对重点机构审慎、贴身监管,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意见》落实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原则,建立健全覆盖行业机构境内外、场内外、线上线下全部业务的全景式、穿透式监测体系,及时识别并有效管控风险机构和产品,对重点机构和风险公司及时实施审慎监管、贴身监管。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识别。同时,持续健全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控指标体系,完善常态化压力测试机制。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压实行业机构及股东主体责任;发挥好行业基金、风险准备金在流动性支持、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的功能作用;研究建立公募基金托管人授信机制、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支持头部机构在畅通非银机构流动性传导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另外,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司法重整、破产清算等措施稳妥处置风险机构,强化对问题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责任主体的追责问责。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限制违法违规人员“带病流动”夯实合规风控基础和优化行业发展生态也是行业机构监管的重点。《意见》要求行业机构建立股权结构清晰、组织架构精简、职责边界明确、信息披露健全、激励约束合理、内控制衡有效、职业道德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构。压实机构股权管理主体责任,完善关联交易管理等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与全员合规管理要求,纵向覆盖境内外各级子公司及分支机构,横向覆盖各类业务、场景及人员,实现母子公司全业务链条“垂直”一体化管控。同时提出要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为各类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金融服务。另外,《意见》提出要大力弘扬和践行“五要五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依法严格限制违法违规人员“带病流动”,坚决惩戒、出清违法违规和行为严重失范的从业人员。不断强化防范证券基金领域政商“旋转门”的制度执行、惩戒震慑和长效机制。推动行业廉洁从业文化建设,持续完善廉洁从业监管规则。引导行业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普惠金融,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本《意见》与发行、上市监管等其他几个文件的联袂推出,突出问题、目标导向,体现了对上市公司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监管,标志着资本市场监管的系统性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上述业内人士说。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